六安市 城北小学五(10)班王牧樵家长彭霞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个伟大的奇迹缔造者,他们的名字叫做父母。他们先是创造了一个个生命,然后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让这些生命从脆弱走向茁壮,从幼稚走向成熟……
英国的一个心理学博士是这样描述父母对孩子的爱的,她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爱孩子,就是表现为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自己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以一个心理、思维和人格都独立的健全的个体,在社会上立足。孩子,就是他们生命的延续,希望的延伸,精神的寄托,生存的动力!父母,不管以什么方法,对孩子,表现出来的都是无尽无私的爱。溺爱是爱,严厉也是爱;宽容是爱,苛求也是爱;鼓励表扬是爱,责备鞭打也是爱。方式不同,目的一样,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人。
孩子的成长仿佛是一眨眼的事。但是个中的辛苦只有父母才能体会。对父母对孩子来说,成长,都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积累了有些不成熟的经验,愿意与所有的父母一起分享。
一 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若干年前,课间休息时分,曾有一个四年级的男生跑过来,伸出自己的脚,恳求我替他系好散掉的鞋带。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因为这本来是个幼儿园孩子都能自己解决的小问题。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受累,上学放学的路上把书包扛在了自己的肩上;有的为了能让孩子安心做功课,饮食起居端茶盛饭一律代劳;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挤出时间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不让孩子接触一丁点家务。殊不知,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依赖和懒惰的习惯,动手能力特别差。
处处为孩子着想,给孩子提供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是大多数家长的心愿,也是正常的。错的是,太爱便转变成了溺爱。正所谓过犹不及,适得其反,所以,父母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提供体会和体验生活的机会,给孩子提供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孩子自己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即使犯了错误,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成长。而且,这种成长,是来自于真实的自身体会,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因此,父母不能剥夺了孩子应该享有的成长的机会和权利。
二 培养孩子抵挡诱惑的毅力
当今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教育孩子的一个理念是:女孩要富养,男孩要穷养。理由是:从小就面对丰厚物质的女孩长大后会对物欲产生抵抗力,不容易被物质诱惑;从小就必须跟贫乏做抗争的男孩会慢慢生成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气概。这种想法,在我个人认为,可能有点一厢情愿。做父母的,不妨深层次思考一下:孩子大了,迟早会脱离父母的庇护自食其力,当那些习惯了丰厚物质生活的女儿没有能力去满足自己的习惯时,她们会面临怎样的尴尬?当那些被人为的困苦和限制抵消自信的男孩长大后,又怎么能够与他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我私下以为,无论是男孩的父母还是女孩的父母,心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信念,那就是,一方面,要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要正确树立孩子面临挫折的态度。现在的孩子都是优生优育,智商没的说,可是,情商、逆商是在后天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个人作为社会群体中个体的综合修养以及抗击外界压力的能力比先天的聪颖更为重要。另一方面,还要灌输孩子抵挡诱惑的意识。在咱们这个物质相对丰厚精神相对匮乏的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大小困惑层出不穷,只有教会孩子如何面对如何抵制,他们才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行得正走得远。
三 惩责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咱们的孩子能不能批评?到底能不能打?
当前,鼓励教育与赏识教育成了教育的主流。而惩责孩子仿佛是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似的,很少有人提及或者说根本不敢提及。在学校,哪个老师要是责罚了学生,动辄就有被解聘的危险。在家庭与学校教育中,孩子们听到的几乎都是表扬和称赞,孩子觉得自己完美无缺,家长也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小孩心里满满的都是自豪,大人心里满满的都是骄傲。面对如此的教育,我常常想:没有惩戒与批评的教育是否一定就是最完美的教育呢?实际上,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脱离了社会现实,违背了孩子成长必须要接受挫折这一规律。
做父母的,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咱们听到的关于孩子的长处或优点,往往是被放大了的,往往是言不由衷的。亲戚朋友夸赞你的孩子,部分是出于取悦孩子或者维护面子的目的。邻居夸孩子,多数纯属寒暄语。被不切实际的夸赞包围着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以自我为中心,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心理脆弱,不能面对与自己意愿相左的情况,等等。更现实的是,孩子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的身边,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父母那样迁就宽容自己,这个时候,孩子们会发现周围发生的和自己原来经历的一点都不一样,当他们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就会迷惑,甚至迷失自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己没有了信心,对外界没有了信任,孩子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被颠覆。这样的后果才是最严重的。因此,我认为,咱们的孩子要批评,要责罚。这样的成长方式固然严厉了些,但是有助于孩子及时认清自己,懂得是与非,增强对挫折的免疫力。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处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当他们表现得并不让人满意的时候,适当地给予惩戒与批评,不仅是应当而且是必需的。因为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他/ 她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优秀。他/她犯了错误,或者有了过失,对自己、对他人,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此,他们才能意识到自己也有缺点,才能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不会盲目地自豪,避免以后自我膨胀。老祖宗的话“不打不成器”,还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做父母的要记住一点的是,惩戒与批评孩子不是目的,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对在哪,错在哪,为的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因此,在实施惩责后,一定要及时对孩子讲清楚他/她为什么要受到惩罚,一是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是为了增进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责罚,不仅不会伤害孩子,从长远来看,还会提高孩子的自我认识和判断能力
四 和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作用是他人不可替代的。因此,家长要想孩子进步,自己首先要先走在前面,给孩子引导作用。比如,教育孩子要热爱读书,自己就不能只打麻将;不让孩子多上网,自己就不能下班就挂在网上;教育孩子要知识面广,自己就不能一问三不知;要孩子诚实,自己就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假话;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自己首先要孝敬家里的老人……
在日益开放的成长环境里,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多向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外界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我们要以自己的积极和优秀来鼓励孩子,要以自己的真诚和大爱来感染孩子,让孩子看到家长的努力和成长,从而激发孩子成长和进步的渴望。合格智慧的家长,也应该把孩子的成长转化成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动力。
我相信,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在这样一个充满创新与发展的生机的时代里,我们家长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在各个层面上丰富自己,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品质更加精彩,从而成就孩子生命的精彩。我是一个母亲,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最大的心愿是: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