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陈明珩工作室 > 教海拾贝
背诵的策略
编辑日期:2014-9-22  发稿人:陈明珩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背诵的策略
六安市城北小学  关世锋
    背诵,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识记能力。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多背诵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提升自身素质和进行后续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背诵可以增强语感;最后,锻炼脑力,使大脑始终保持清醒状态,对灵活地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有积极的帮助。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了五千年的民族智慧,从“呦呦鹿鸣”的《诗经》,到“吾将上下求索”的楚辞汉赋—无不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悠久与魅力。背诵是我国传统美德之一,古往今来,人们历来对背诵十分重视。汉代辞赋大家杨雄曾言:“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杜甫更是吟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句。历史上,白居易曾苦读至“口舌生疮”,欧阳修亦是“昼夜废寝食,唯读书是务。”近代文学家茅盾、俞平伯能将一部《红楼梦》倒背如流---…
    但现代语文教学却忽视了此传统美德,很多教师更为注重对文章的条分缕析,就算是早读或语文课堂也久违了“朗朗”的读书声。北大教授,语言学家叶蜚声说过:“学习语言必须多读,多讲,多背诵。”据教育学家统计,学习中有80%的东西需要记忆。如果远离了书声朗朗,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缺失与摒弃。
    新课程标准对于背诵有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学生在第四学段,即7—9年级:学生应“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 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强调并做到让学生感悟、理解,而不是机械的死记硬背,这就对学生,尤其是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背诵既是一种好的语文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背诵,是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造。再优美的语言,如果只是一味地逼迫学生去背诵,那将是事倍功半,效果甚微。所以能激起学生想要学习、了解、掌握的欲望,那才是解决背诵的第一要务。第二、要多读,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在感悟和思考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再想背诵即如探囊取物。第三、教师要做足背诵的前戏,就是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结构特点,思想内容都有明确的了解与掌握,这样背诵起来就会显得更为得心应手。第四、应该注重复习巩固。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关于遗忘曲线的理论,很好地解读了遗忘变量与时间变量之间的规律。即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因此重复识记是加强背诵效果的唯一选择。
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厘清纲领法
    东汉的大文学家郑玄在《诗谱序》中提出“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具体体现。所以,在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线索来架构背诵顺序。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后贯通,上下勾连,这样不仅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如我在教八年级下册24、《送东阳马生序》时,根据文章本身就两段的特点,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结构作如下分析:[     
    在此提纲的引领下,结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学们很快便完成了对本篇古文的背诵。
    二、 巧识“眼目”法
    古文虽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但由于古今词义的巨大差异,一般情况下不便于理解,又由于文言虚词的广泛使用,读起来也相当拗口,这都造成了学生背诵的困难。为加快学生理解背诵的进度,我通常采用抓住关键词句-------即“眼目”的方法。
    1、紧扣关键字。在引导学生背诵《五柳先生传》时,我紧紧抓住一个“不”字展开。陶渊明从自己的个性特点写起,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最后表达自己人生志趣。文章依次出现:“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学生记住此许,便能轻松地掌握全文的脉络线索,记住了这些关键句,背诵全篇也应较易。
    2、把握过渡语。在教学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小诗《乡愁》时,我让学生紧扣4个小节中开头句共12个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由时间串联起来的语段,上下承接连贯,根本无须费太大精力即可脱口背诵出来。
    3、拎起领头句。大家都知道总起句,一般文章在叙述几层意思时,每层往往有个领头句,抓住这个点就能引出一大片。九年级下册选自《诗经》的《蒹葭》一诗,特点就较为鲜明。只要牢牢抓住“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蒹葭采采”这三个领头句,背诵起来应该轻松。
     三、率先垂范法。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每一名授课老师在要求学生背诵之前,如果都能声情并茂地先来背诵一遍,那将会对年轻的学生产生怎样的震撼作用!同时也起到多么大的示范作用啊!尤其对那些刚刚进入青少年时期,还未完全进入学习角色转换的初一新生。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论语》时,为调解课堂氛围,我首先开玩笑地说,如果---------。然后,我依次背诵了-----当我背完之后,全班同学在经历了几秒钟的沉寂之后,骤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等我上完《论语》,再安排背诵,那效果肯定无需多言了。
    四、抄记携带法。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对于篇幅较长的文言文,之于某些学生背诵起来的确有困难。介于此,我引导学生采取由易及难,层层推进的方法,进行背诵练习。因为在这一大篇文言文中,毕竟有些段落对于学生来说是易读易背的。对于那些难读难懂难背的段落,我鼓励学生用卡片抄录下来,随身携带,一有空闲,就来两遍,只要重复的够,自然会背诵。
    五、激趣导入法。
    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心理学上分类非常详细,如形象记忆法、练习记忆法、对比记忆法---,但语文需要学生背诵的只是黑色的冰冷的方块字,缺乏亮丽的色彩,欠缺生动的形象,长时间背诵难免会造成单调感、疲劳感,甚至厌倦感。如果通过某种途径能诱发学生背诵的兴趣,又能达到良好的背诵目的,这应该算作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了吧。
    1、串烧背诵法。
现代流行歌曲有几个青少年的不爱?在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中,不乏一些以古代经典诗词为基调,在谱以曲子而成“佳谣”,如王菲的名作《但愿人长久》,就由苏轼的《水调歌头》转换而来,《月满西楼》改自李清照的《一剪梅》,《涛声依旧》有着张继《枫桥夜泊》的底蕴------我专门搜集此类歌曲让学生聆听后去感悟,继而鼓励首先用自己喜欢的某首歌曲的旋律来哼唱自己所要求背诵的诗词,果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情景助推法。
    心理学上有种记忆方法叫作协同记忆法,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纯用视觉或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所以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就借鉴了这种记忆方法,特地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教案,把学生带入文本所构建的如梦如幻的理想境界中,使其听之有声,感知有形,视之有色。我就在美妙的春之氛围中去开展教学,学生在纯粹的音乐中,优美的画面间,既感悟了文字的优美,意境的雅致,作者的洒脱,单背诵效果也超出了预期。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形成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做到使学生由读到背,再到“现”这一层次,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好背诵这柄利剑,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所有教师不仅在传承背诵这一美德上坚定不移,更要求在教授背诵的方法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真正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六安市城北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