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师工作室 > 陈明珩工作室 > 工作日志
参加分路口镇小语同课异构活动纪实
编辑日期:2016-3-29  发稿人:陈明珩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不同的“夹竹桃”,一样的绽放
 
    2016年3月25日上午,裕安区“国培计划(2015-2016)送教下乡第二阶段—同课异构”分路口镇小语教研活动在分路口镇中心小学隆重举行。解放路小学邱燕老师和分路口镇中心小学陈慧老师分别执教六下《夹竹桃》一课,全镇语文教师参与听课。课后,进行了评课议课,两位上课老师简短交流了教学设想和上课感受。接着,分路口镇部分老师发言。最后,城北小学陈明珩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
    陈明珩评课发言要点:
    老师们,上午好!《夹竹桃》第二自然段写到“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今天上午的两节课正如同两盆夹竹桃,色泽不同却一样的摇曳多姿,绽放在春天里,绽放在分路口镇小语教研的百花园里。从三个方面谈谈感受:
    一、先说说教材。《夹竹桃》是大作家的一篇小文章,充分体现了季羡林散文“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的风格。文章在结构特点、语言运用、情感表达上都堪称典范。
    全文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最后一自然段直抒胸臆,总结全文。二到五自然段以不同的构段方式,从不同方面对夹竹桃细致的描述。纵观全文,行文一气呵成,整体上浑然一体,各段又灵动多变,谋篇布局上炉火纯青。
     “质朴典雅”的语言风格集中显现。举例说明,第三自然段两百字不到,在描写花多时,用了“应有尽有、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生辉、美不胜收、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等四字词语,从品种、色彩、开花的动态等方面表现花之多,自然和谐不重复。第四自然段描写夹竹桃花开有韧性,各种句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纯熟自如,游刃有余,尽显大家风范。
    字里行间洋溢着季老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率真又细腻。第一自然段两个“最”直抒胸臆,第二自然段在奇妙的联想中尽显喜爱之情。第三自然段不着一字是为了更好地衬托。第四自然段则处处洋溢着喜爱之情,“悄悄的、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值得细细推敲,最后的反问起到了强调作用。第五自然段直言不讳,表露无遗。最后一自然段情之所至,也就理所当然了。
    从上述三方面看,《夹竹桃》都堪称典范!
    二、这篇文章教什么?在学习了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了解了主要内容后,我们要带着学生破译文本的密码,去领略文章结构上的妙处,语言运用的妙处,表情达意的妙处。明白了这些妙处,学生方才经历了“逆序而进,顺序而返”的过程,在文章中走了两个来回。老师们在文本解读上要多下功夫,“怎样教”是建立在“教什么”的基础上的,千万不可过于关注“怎样教”的技巧而冷落了技巧赖以立身文本!
    学习课标关于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八条要求。(略)
    三、两节课的感受:
    邱燕老师的课可用八个字 “胸中有本,目中有人” 来概括。
    “胸中有本”的“本”一是指课标,本节课的四条目标紧扣学段要求和课时特点,充分考虑了文本特点和学情,明确集中且自觉执行,第一课时就做第一课时的事情,教学不随意。“本”二是指教材。邱老师应该是深入研读了教材,几乎对教材熟读成诵了,所以老师教得精准,导得巧妙,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
    “目中有人”表现如下:1.重视学法指导,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各个环节处处渗透学法指导。如:“夹”字教学,根据意思确定读音;词语理解中“榆叶梅”迁移“夹竹桃”的方法;“荇藻”联系上下文猜想意思等等;总分总结构课文内容的概括……2.关注学情,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课堂表现。真的不简单,邱老师对课堂的细节几乎都关注到了,并且给予适时适度的应对,这种课堂调控能力是多次大赛磨练来的,是多年课堂教学潜心钻研的结果!3.教法简约,课堂教学高效率。字词教学中,生字的认读、书写、记忆和词语的理解及运用实现整合。初读环节中,将初读的检查、指导,概括段落的要点,把握主要内容和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有机融合,一个活动完成多项任务。精读环节中,引导学生聚焦第二段,感受“写实—联想—感受”的独特写法。点拨学生,写状物类文章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积极的感受者。另外,教法的简约还体现在课堂生成的把握上,评价语言的运用上,教学过程的调控上。这种简约,成就了课堂的敞亮和高效。
    陈慧老师的课“真实、朴实、扎实”。老师真教,学生真学,教学不作秀。教学思路清晰,手段朴实,多媒体课件运用较恰当。利用字理知识教学生字“熏”,教得巧而有味。两次迁移文本句式的训练安排,对唤醒学生语用意识很有意义,效果也不错。建议:教学内容安排过满要精简,精读三四自然段可放在第二课时;指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时不宜太随意,不能将课文读得零碎而散乱;关于季老十年牛棚经历和病榻生活状态的拓展资源,呈现时机不够恰当。教学环节中还存在整合、优化、提效的较大空间。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六安市城北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