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校园动态 > 综合新闻
承民俗 忆清明
——行走在传统节日中的劳动教育之清明
编辑日期:2022/4/6  发稿人:办公室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红领巾奖章”工作,拓展学生的课余生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丰富学校《行走在传统节日中的劳动教育》特色融课程,清明假期,六安市城北小学通过食育活动、美育活动、民俗活动、红色活动等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元化体验清明时节带来的春意盎然和慎终追远的意义。




食育活动——舌尖清明。“民以食为天”,传统节日往往伴随着传统美食,那清明节又有哪些传统意义上的美食呢?瞧,六安市城北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家人的指导下,用实际行动带我们走进清明美食:蒿子粑粑、香椿炒鸡蛋、青团……一份份“春菜”凝聚着春天的味道,氤氲着民俗的气息。




美育活动——指间清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在这美好的春日节气里,城北学子纷纷动起手来,用超轻粘土捏塑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嗷嗷待哺的乳燕、振翅凌空的飞燕、色彩斑斓的春燕,个个惟妙惟肖,惹人喜爱——春日的美好景象跃然其间。




民俗活动——手中清明。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据说把风筝放上天后,剪断牵线,这样能除病灾,带来好运。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城北娃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专属自己的风筝:或描绘春日的美好景象,或刻画抗疫的英雄身影,或表达对战疫的决心、对花开疫散的祝愿……用不一样的方式承民俗、祈新福。




红色活动——笔下清明。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前行力量。在校少先大队的倡议下,假期里,少先队员们以不同的方式缅怀先烈、致敬先锋。有的和家人一起观看了红色电影、撰写了读后感,有的创作、书写了红色书法作品,等等,由笔入心,厚植爱国情怀。




“行走在传统节日中的劳动教育”是六安市城北小学“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融合课程的一条线,将传统文化融入劳动教育课程既是对劳动教育的创新,又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校将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延展“劳动”的概念,拓展“脑力”劳动,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为一体,常态化开展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特色活动,让劳动课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中找到支点,让劳动课程更扎实也更具有“中国韵味”。(巴丹丹)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六安市城北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7503230号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