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校园动态 > 综合新闻
古籍墨香润童心 非遗传承少年行——六安市城北小学“行走的课堂”之走进皖西学院图书馆
编辑日期:2025/3/22  发稿人:办公室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春和景明,墨韵生香。当古籍书页的沉香漫过少年指尖,当流沙笺上的彩纹漾开千年涟漪,319日下午,六安市城北小学小禾苗中队的队员们以春风为引,踏着朱熹笔下“活水”的韵脚,走进皖西学院图书馆这座知识的殿堂,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行走的课堂中”探寻文化传承的基因密码。

红色文化润童心

活动伊始,在图书馆讲解员周俊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图书馆二楼红色文化书展。队员们轻轻翻阅承载着烽火记忆的书页,《长征史》《红星闪耀》《金寨县革命英雄传》……每一本红色典籍都像一扇时光之窗;当春风掀起《皖西英烈谱》的扉页,漫山映山红便从文字里灼灼盛放,那些被油灯熏染过的誓言、被鲜血洇透的家书,此刻化作星河,坠入孩子们的脑海中,生长出新的年轮。

文化寻根植文心

在古籍文化启蒙环节,皖西学院大学生读书会的大姐姐们通过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模型样本,生动讲解了古籍从“纸页”到“书册”的演变智慧,揭开了古籍装帧和印刷的奥秘。古籍书库的探访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镇馆之宝宋刻元明递修本《三国志》,一经亮相,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元代的纸页、明代的绢补、清代的题跋、民国的印章,就像是层层叠叠的时光在书口凝结,大家小心翼翼地围拢,眼中满是敬畏。

非遗体验育匠心

流沙笺制作体验区洋溢着欢快的气息,队员们纷纷化身“小小匠人”,体验起源于唐代的流沙笺制作技艺。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指导下,他们将五彩的颜料滴入盆中,再用竹签勾勒出独一无二的纹路,当书签轻覆水面又缓缓揭起时,水转色移形成的绚烂图案引得大家瞪大了双眼。从调配颜料、控制颜料混合,到把握转纸角度……队员们在反复实践中领悟传统工艺的精妙。

此次“行走的课堂”主题活动,让沉睡的古籍在少年儿童的心间“活”了起来,让非遗技艺化作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更让中华文脉的根系深植童心。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展开“行走的课堂”系列活动,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带领更多学生走出校园,拓宽视野,以实地参观、互动讲解、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少年儿童在丰富的社会大舞台中茁壮成长。(郑业文)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六安市城北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02768号-2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