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4月10日上午,六安市城北小学开展“城北大课堂”心理健康学科教研活动,龚俊老师设计《共画成长树》主题课程,融合艺术表达与心理教育,助力学生树立积极生命观、提升抗挫折能力。
课程以轻松谈话导入,播放《大树成长记》视频,通过“生命启迪—绘画体验—资源探索—内在挖掘—实践养护”环节,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生命成长。课堂上,龚老师借助轻音乐营造放松氛围,通过冥想、自由绘画,让学生用“关键词”记录成长挫折;类比树木生长所需“阳光、土壤”,引导学生写下家人朋友等社会支持;完善“成长树”树根树干,标注自身优势品格,强化自我认同;创作“生命之树成长单”、学唱养护口诀,推动课堂所学转化为生活实践。学生在分享中生动诠释社会支持意义,腼腆男生通过“成长树”发现自身优点,增强了自我认同。龚老师全程关注学生表情、肢体语言等,及时调整引导策略,确保课堂“情感表达安全无压”。整个教学过程层层递进,既覆盖认知理解,又强化情感体验与行为转化,最终导向积极行为的养成。
课后,教科室许芳主任主持研讨,听课教师展开了深度评课。评课教师朱晓丽肯定了本课设计亮点,指出课堂以“大树”隐喻生命成长,通过“观察—体验—探索—应用”实现认知转化,融合绘画与冥想,让学生在非言语表达中释放情绪、梳理资源,活动设计贴合小学中高年级学情,自然渗透生命教育内涵。
陈校长为本节课提出了宝贵建议,建议优化个性化指导,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空间,强调内在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学校党委书记高兰书记对这堂课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赞扬了学科融合创新性,将美育与心育结合,集音乐、绘画、艺术创作与文学表达于一体。高书记鼓励年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潜心钻研,勇于尝试,打破舒适区,做工作中的有心人,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看见学生、唤醒力量”的过程。
此次活动展现心理健康教育“润物无声”的育人价值。学校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体验式”“沉浸式”心育模式,助力学生扎根内在力量、善用外部支持,让生命之树茁壮成长。(龚俊)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六安市城北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02768号-2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