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厚植教师人文底蕴,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与精神滋养双提升,8月28日,六安市城北小学第十期“书香溢城北”教师读书会线下交流活动在校图书馆成功举办,教育集团四校区近百余名老师参与活动。本次交流会以暑期共读书籍《长安的荔枝》为核心,借由书中以小见大、映照现实的故事,踏上深度交流与思考之旅,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人文对话。
开场共情,初遇书中百态
活动伊始,领读人王庆燕老师以“读书不只是翻页,更是灵魂的滋养”温暖开篇,引领大家踏入阅读世界。随后,老师们以写下关键词的形式分享初读感受,“逆袭”“追光”“共鸣”“永不言弃”等词频现——这背后,是对主人公李善德为送荔枝历经艰辛的共情,也折射出书中故事与现实碰撞出的强烈回响,瞬间拉近众人与作品的距离。
回溯创作,解码厚积薄发
进入书籍介绍环节,老师们深入拆解了作者创作密码。马伯庸耗时十余年,从岭南荔枝农访谈,到遍历多地考据地理人文,默默积累素材,最终仅用11天完成创作,生动诠释了“厚积薄发”。而书中以“一骑红尘妃子笑”典故为引,却聚焦背后默默承运的小人物,这种独特视角,引导老师们思考历史叙事中“被看见”与“被忽略”的群体,触发对历史、现实双重维度的审视。
人物研讨,洞察职场人性
在人物讨论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展开热烈交流。有人盛赞李善德在绝境中坚守的坚韧纯粹,于不可能任务前,凭精准测算与执着试错,诠释“小人物也有大担当”;有人剖析杨国忠权谋手段,反思职场中“权力博弈”的复杂;阿僮的质朴、苏谅的精明等配角,也成为讨论焦点,大家从不同人物命运里,挖掘职场生存法则、人性善恶,将书中故事与教育工作、生活场景深度联结。
金句共鸣,传递精神力量
金句朗读环节将氛围推向高潮。“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老师们朗读时,传递出的不服输勇气,引发全场共鸣;“做官之道,其实就一句话:和光同尘,雨露均沾”,则以简洁语句,道尽职场协作智慧。一句句金句,经老师们铿锵诵读,化作触动心灵的力量,现场掌声不断,是对书中智慧的认可,更是对精神共鸣的回应。
多维讨论,联结书与现实
分组研讨阶段,老师们从“职场生存”“教育启示”“婚姻家庭”等多元视角切入。聚焦“职场生存”,李善德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古代版的“项目管理案例”,更是一场关于初心、良知与选择的哲学思考;谈及“教育启示”,有教师联想到育人如“荔枝保鲜”,需精准施策、守护初心;“婚姻家庭”视角下,李善德与家人的相互扶持,让老师们反思教育工作者在家庭角色中“平衡与坚守”的意义,实现书与现实的深度交融。
总结升华,锚定真挚人生
结尾环节,领读人总结道:“李善德最大的成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内心自洽与家庭温暖。愿我们于平凡日常,活出真挚热烈。” 这句话,既是对书中人物的解读,更是对教师群体的期许,让大家在感悟作品后,锚定生活本真。
这跨越文学与教育的读书交流会,不仅让《长安的荔枝》从“书页文字”变为“思想活水”,更让老师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明晰“以文化人、以智启人、以情育人”的使命。当“荔枝运输”的千年故事落幕,教育者“育人续航”的新程正启。老师们将带着书中的韧性、共情与初心,继续在课堂耕耘,让“长安的荔枝”般的育人智慧,结出更多属于新的教育硕果。(周立蔚)
Copyright © 2014 版权所有:六安市城北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7002768号-2 访问人次: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